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近年來,隨著消費趨勢和消費理念的升級,全球女裝市場正在迎接一場新的潮流。隨著穿衣自由和身材自信的觀念深入人心,大碼女裝正逐漸成為時尚的新風口。
大碼賽道看似在服飾行業里較小的賽道,卻充滿著巨大潛力。根據MarketWatch市場研究平臺報告顯示,2022 年全球大碼和大碼服裝市場規模為 1740.4879 億美元,預計在預測期內將以 3.99% 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 2028 年達到 2201.211 億美元。大碼女裝賽道,千億藍海待遠航!
同時TikTok上#plussize標簽的瀏覽量也超220億,相關話題標簽多達數十個話題瀏覽量千萬甚至上億不等。
根據NPD集團最新數據,美國大碼女裝的收入持續增長。與2019年相比,2021年美國女性大碼服裝的銷售收入增長了18%。在休閑服之后,包括文胸、內衣和塑身衣在內的貼身服裝在大碼女裝的銷售單元中占最大份額,高達27%。

圖片來源:TikTok界面截圖
根據NPD集團最新數據,美國大碼女裝的收入持續增長。與2019年相比,2021年美國女性大碼服裝的銷售收入增長了18%。在休閑服之后,包括文胸、內衣和塑身衣在內的貼身服裝在大碼女裝的銷售單元中占最大份額,高達27%。

圖片來源:NPD
時尚新風口——時尚品牌綜合展大碼領域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人們呆在家中的時間明顯增加,同時肥胖的人群也明顯增多了。世界肥胖聯合會發布的《2022年世界肥胖圖譜》預測,到2030年,全球將有10億人患有肥胖癥,占世界成年人口的20% ,其中包括五分之一的女性和七分之一的男性。

圖片來源:NCD Risk Factor Collaboration(2017) and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projections
肥胖和超重問題的日益普遍正在推動加大碼服裝市場份額的增長。此外,隨著大碼顧客對身材的信心增強,他們對緊跟最新流行趨勢的大碼服裝的需求也在增加。在消費理念轉換及需求上漲的雙重推動下,大碼女裝迎來了春天。

圖片來源:
staista 2009-2023年美國大型女裝店市場規模
Chanel、Fendi、Salvatore Ferragamo、D&G等國際大牌通通開始啟用大碼模特,向消費者傳達健康、自信和包容的態度和審美;由于強大的時尚營銷和促銷活動,特別是在Voque、Cosmopolitan、Elle 和 Glamour 等雜志封面上,大碼女性的信心和身體積極性激增,促進了對大碼服裝的需求,在線上積極評價激增的盛況下大碼女裝也開拓了一片新的藍海。

圖片來源:Voque
在國外,除了J.Crew、Forever 21、Nike等傳統服飾品牌紛紛擴展大碼領域,Nordstorm、Amazon和Walmart等零售商也相繼推出大碼服裝品牌??鞎r尚領頭羊的SHEIN也進軍大碼市場,并開創了大碼品牌Shein Curve。
然而并非傳統時尚品牌進軍大碼市場就會被用戶買單。H&M、Old Navy等海外時尚品牌都曾試圖進軍大碼市場。只不過,2016年H&M宣布暫停線下大碼時裝業務,而Old Navy則在2021年宣布大舉進軍大碼女裝市場后,只支撐了13個月,就宣布線下門店撤出所有大碼產品線。
為什么傳統的時尚品牌切入大碼女裝后,并沒有成功的搶占大碼市場?
大碼服裝時尚≠普通尺碼放大
盡管有著巨大的人口基數,但是大碼群體卻長期游離于時尚的邊緣,并被市場“隱形”,以至于這一群體的需求從未被充分滿足。并非把原有的服裝尺碼放大,就能滿足大碼人群的需求。因此一些傳統的時尚品牌并沒有重視大碼群體的需求,這個群體當然也不會為其買單。大碼人群的身材圍度特殊,也意味著在版型設計以及不同部位的包容性上考量更為繁復。對于這一品類,合適與修身的功能性已成為第一要義,在此之外形成的美學體系才能符合大碼人群的時尚屬性。

圖片來源:SLiNK Magazine/ELOQUII
大碼服飾市場的痛點
被忽略掉的市場痛點 —— 大碼女生也想要時尚
大碼女孩們也會追逐時下的流行趨勢,也想和大家一樣喜歡穿著舒適,做工精致,漂亮的衣服,大碼女孩們的身材偏離主流消費者,但不意味著她們的審美和時尚感也“非主流”。因此一些品牌“創意下線,美感出走”的服裝并不能滿足大碼群體的需求。
1.“我不希望我的衣服看起來像孕婦裝一樣?!薄狥acebook用戶Lilly Cheistine Nolta
2.“我無法在市場上找到可愛的健身服裝!”——Facebook用戶Jessica
3.“為什么加大碼的衣服看起來像窗簾一樣,我不喜歡這些碎花的衣服面料?!薄狥acebook用戶Micheline Worl
4.“我希望能買到帶袖子的可愛裙子,我不希望我的衣服全是開衫!”——Facebook用戶Lucy Merriweather
5.“我也想擁有時尚的衣服,我不像看起來像懷孕了一樣,我不喜歡我的衣服都是高腰!”——Facebook用戶Patti Bianchi Day
6.“線下門店展示大碼服裝的模特根本不是大碼身材!”——Facebook用戶Vivian Sullivan Nwankpah
7.“能不能有一些精致的衣服可以讓我們挑選?”——Facebook用戶
8.“我認為網上提供大碼的商店也應該在店里提供這些選擇,這樣人們就可以試穿衣服,而不是冒險在網上訂購,支付運費,然后不得不退回這些不合身的衣服。!”——Facebook用戶Kristin Doss
9.“我們和每個女孩的喜歡沒有什么不同,我們也想穿著漂亮,精致的服裝!”——Facebook用戶Mary Deame
10.“時尚漂亮的大碼服裝價格都過于昂貴了”——Facebook用戶Ashley Keith
大碼女性被女裝界忽視多年,因此大碼消費群體與品牌之間并沒有建立完全的信任。大碼群體相對敏感,品牌在做宣傳時如果沒有把控好表達用語,很容易讓消費者感到冒犯。因此在大碼賽道中,品牌如何重建信任是打開市場的關鍵一役。
品牌能否提供用戶喜歡的商品,靠自己的品牌影響引領用戶。讓他們的需求被釋放,和普通用戶一樣被滿足,讓他們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展現、釋放自己的美。
而DTC品牌如何抓住這一風口,千億藍海如何搶占?
品牌分享
1.Bloomchic(月流量:1.2M)

圖片來源:Bloomchic
Bloomchic成立于2020年,由美特斯邦威創始人周成建的兒子胡周斌創立,隸屬于廣州深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個專注大碼女裝的DTC品牌。以優惠的價格為大碼女性提供時尚且舒適的服裝。品牌獨立站bloomchic.com于2021年3月建立,主要針對北美市場。成立一年,BloomChic就完成了三輪融資,其中包含了明勢資本、五源資本、綠洲資本等全球知名資本大佬。

圖片來源:Bloomchic
BloomChic在社交媒體上積極與用戶建立聯系。BloomChic在各大平臺上建立自己的陣營賬號,Instagram、Facebook、TikTok、YouTube等社交平臺上均衡賬號。

圖片來源:Instagram
BloomChic在Instagram上擁有42.5萬的粉絲,
更新的內容以新品推廣、紅人種草、買家秀為主。
同時在Instagram上開啟的#bloomchic也有著不少的話題。
2.Dia&Co(月流量:373.8K)

圖片來源:Dia&Co
Nadia Boujarwah:“我一直很喜歡時尚,但很難找到適合我身體并符合我個人風格的衣服。從 12 碼到 22 碼,我都穿過,但我不禁注意到,無論我的尺碼如何,都沒有適合我的東西。”于是在2015年,Nadia Boujarwah與Lydia Gilbert聯合創立了大碼女裝品牌Dia&Co,專注14碼至32碼之間的細分市場,提供個性化穿搭以及訂閱電商服務。Dia&Co僅成立7年便完成3輪融資估值5億。基于大碼女性存在的“選擇少、不合身、購物體驗差”等用戶痛點,Dia&Co創立了,希望通過多元審美的包容性的品牌理念為不同身材的女性帶來享受時裝穿搭的樂趣。
3.Torrid (月流量:10.1M)

圖片來源:Torrid
Torrid Holdings Inc.是美國女性零售連鎖店,以前由Hot Topic擁有。雖然它仍歸Hot Topic的所有者Sycamore Partners所有,但在2015年,該公司分支成為Torrid,LLC。Torrid是北美最大的直接面向女性的大碼(10-30碼)服裝和內衣品牌之一。Torrid主要銷售大碼服裝、配飾、禮品和美容產品,在實體店和線上電子商務平臺銷售。TORRID大碼時裝系列激發了女性的自信心,鼓勵她們去感受自身的魅力。
正如開頭所述,大碼女裝目前是一個具有千億市場規模的藍海,具有巨大增長潛力。但品牌只有真正的洞察行業痛點,從大碼消費者的需求上出發,不以流量為目的去刻意的引起噱頭熱點,而不關注于產品本身。要以建立與用戶之間的良好關系、重塑用戶對品牌的信任作為長期目標。持續不斷地進行優質內容輸出,傾聽用戶的反饋,不斷改善產品,才能帶來更細水長流的“長尾效應”,以保持品牌的長期競爭力。
來源:Ada寧瑞靜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菲律賓海運ddp物流寄到馬來西亞泰捷達國際物流到德國的國際快遞發往馬來西亞物流公司dropshipping一件代發捷克小包專線歐美專線小包美國專線小包物流到越南物流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