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消息,亞馬遜近日表示,該公司正在華盛頓州斯諾霍米什縣測試一款名為Scout的送貨機器人。這一全電動的六輪機器人由亞馬遜位于西雅圖總部的研發機構制造,外觀尺寸只有一個小型冷卻器大小。
據透露,亞馬遜將在當地社區推出了6個Scout機器人用于初步測試,在周一至周五的白天進行包裹的遞送。在起始階段,所有的Scout機器人貨物交付服務將在一名亞馬遜員工陪同下進行,其巡航速度與步行速度相當。

亞馬遜方面稱,人類監督員陪同進行投遞是為了確保該設備能夠“在充滿寵物、行人和任何東西的公共道路上安全高效地進行導航”。在周二的時候,亞馬遜方面還表示,“在斯諾霍米什縣的客戶訂單中,他們的亞馬遜包裹要么由我們信任的合作伙伴運營商送達,要么由亞馬遜Scout機器人送達。”
縱觀全球配送市場可知,在2017 年全球食物配送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美元,包裹配送市場則高達3000億美元。其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市場份額約800億美元。而隨著市場規模的與日俱增,企業中末端配送的人力成本占比也越來越大,于是為了降本增效,各方開始瞄準無人配送領域進行發力。據麥肯錫預測,未來10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將自動進行配送。

在2013年間,亞馬遜首次提出了無人送貨的目標,在經歷了3年的籌備后,該集團則完成了首筆無人機送貨。此外,亞馬遜還提交了送貨機器人專利申請。與此同時,國外達美樂披薩(Domino’s Pizza)和百事可樂等老牌企業也在進行類似的摸索。2016年,達美樂披薩就使用機器人DRU配送披薩,還成功測試過無人機空中送披薩服務。可以說,亞馬遜Scout送貨機器人未來仍將面臨諸多同類產品競爭。
而國內企業中,阿里、京東等諸多電商與物流企業也都發布了自己的一系列無人配送裝備。2018年4月,蘇寧自動送貨機器人“臥龍一號”就進行了首次亮相。緊接著6月,京東物流配送機器人則在北京進行了全球首次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并相繼在長沙、內蒙古啟用了智能配送示范基地。
阿里巴巴方面,其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菜鳥配送機器人小G Plus也已在去年上半年正式路測。此外,順豐、美團等物流及外賣企業也在陸續發力。去年11月,順豐的無人機快遞接駁柜就在贛州南康正式落地使用,在今年的的CES上,京東、美團還都展示了自己的無人配送方案。同時,一些機器人科技公司也在陸續崛起,無人配送領域正在經歷一場行業大混戰。

在這個群雄逐鹿的無人配送領域,企業想要突出重圍也并非一件易事。在未來的末端配送場景中,眾企業還需面臨來自機器人本身的實際場景應用能力及成本控制方面的重重考驗。同時,對于行業中必將經歷的人機協作場景,怎樣實現良好的過渡也值得各方深思。
文章來源:
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6143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廣州至印尼海運老撾空運跨境電商的主流平臺有哪些tiktok如何發貨物流 海運 馬來西亞海運至孟加拉跨境電商平臺有啥寄馬來西亞快遞選什么海運出口俄羅斯國際海運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