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進印尼而無門,印尼電商只能是印尼人的電商?
面對印尼的“張良計”,TEMU是否已備好“過墻梯”?
面對“聯姻“的高成本Temu能否保持低價優勢......
全球電商新勢力 TEMU,不到兩年席卷 80 多國,踏遍各大洲,在東南亞多國強勢出擊,卻偏偏在印尼這座“電商黃金島”前屢屢碰壁。
三次申請,三次被拒,北美一路高歌的 TEMU,為何在印尼遭遇滑鐵盧?
弊遠大于利

Temu 近期被印尼政府從 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中屏蔽,其在印尼本地收購電商的行動也被全面封殺。印尼貿易部布迪部長明確表示:“允許 Temu 進入印尼可能會損害經濟和社會,特別是中小微型企業,我們不會給它機會。”
菁菁認為,讓印尼政府如此忌憚的是 Temu 的商業模式——直接將消費者與中國工廠相連。中國商家提供商品,印尼用戶通過 APP 下單,再由中國商家跨境發貨給印尼用戶。
從印尼視角來看,Temu 的商業模式除了讓印尼消費者因低價產品受益外,對印尼的產業發展、就業和稅收都帶來嚴重負面影響。
產品生產制造環節全在國內,幾乎沒給印尼創造任何就業崗位,或許只有快遞小哥數量可能增加。
同時,對于印尼政府來說,制造環節在中國,稅收無從談起。而且,批發到零售的分銷環節在中國完成,這不僅會使其錯過大量的就業機會,物流需求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相應稅收也毫無收獲。
總之,如果 Temu 進入印尼,從印尼的角度看,除了消費者短期受益和最后一公里物流就業外,生產制造環節和分銷環節的就業與稅收,印尼一點好處都沒有,還會擠壓本地中小商家的發展空間。
砍一刀能否依靠“聯姻”逆風翻盤?

這不是印尼第一次封禁中國的電商平臺了去年 10 月,印尼就封殺了 TikTok(抖音海外版)直播帶貨功能,TikTok 電商在印尼被迫關停,印尼也成為全球首個禁止在社交媒體直播帶貨的國家。
然而,TikTok 反應神速,僅僅兩個月后,通過合并印尼本地電商平臺 Tokopedia,搖身一變成為印尼本土企業重新上線。不僅成功“破局”,其快消品與美妝類目的銷售額更是超越禁令前水平,美容產品銷量更是激增 250%。
拿到“入場券”的 TikTok Shop 給 Temu 打了個樣:印尼的政策阻擋并非堅不可摧,就看你會不會談條件。
有傳言稱,Temu 計劃收購印尼電商上市公司 Bukalapak,以此換取進入印尼市場的“門票”。那么,Temu 與 Bukalapak 的“聯姻”能否在印尼電商市場開辟新道路?能否避免觸發印尼政府對商業壟斷的擔憂?又能否繼續保持低價優勢?這無疑成為未來的一大精彩看點。
來源:跨境電商鷹熊匯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國際大型物流什么快遞到泰國便宜去馬來西亞的快遞中通跨境物流馬來西亞海運廣州國際貨運的概念東南亞物流公司排名比利時海運跨境物流集運出口馬來西亞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