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東南亞地區的電商比價聚合平臺iPrice,對東南亞電商生態進行的研究統計,2020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各國的電商平臺的訪問數據已出。
其中,Shopee與Lazada這兩家電商平臺,在東南亞各國的月均訪問量相較第一季度,都有所增長,而Shopee在東南亞各國,還是十分的強勢。
在月訪問量這一方面:2020年的第二季度,Shopee在東南亞總的月均訪問量達到了2.7億人次,排名第一,較上季度增長32%;Lazada在東南亞總的月均訪問量達到了1.3億人次,較上季度增長20%。
? 2020年第二季度:Shopee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越南的月均訪問量均排名第1。其中,Shopee在印尼的月均訪問量高達9344萬。
? 2020年第二季度:Lazada僅僅在菲律賓的月均訪問量領先于Shopee,排名第1。Lazada在菲律賓的月均訪問量為3075萬,而Shopee在菲律賓的月均訪問量為2895萬。
Shopee屬于騰訊系,Lazada屬于阿里系。相對于電商行業來說,阿里應該比騰訊更具水平和優勢,然而,在東南亞這一地區,現實與預期大相徑庭。
Lazada的成立時間比Shopee早了有三年,Lazada2012年成立,Shopee2015年成立,Shopee現在是后來居上。兩家平臺在2020第二季度,用戶月均訪問量的詳細數據,下表已列出。
---數據來源iPrice
2
記得Shopee的母公司Sea在2017年赴美上市的時候,許多人才發現騰訊居然對其占有39.8%的股權,后來,人們把Sea戲稱為東南亞的小騰訊。
其實,作為Sea背后的資源池和戰略型大股東,騰訊并沒有過多的參與Sea內部團隊的管理以及業務上的拓展,騰訊相當于放養著Sea。而且,騰訊對于Sea的態度是:需要資源就提供,需要錢就大把給。
■ Shopee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利用自身的優勢,再加上學習騰訊在互聯網上的經驗與模式,慢慢的,成為了后起之秀。很多的業內人士都稱,在東南亞,Shopee復制了一個拼多多。
■ Shopee的高管,因為在東南亞地區長期生活,這也致使,Shopee對用戶的了解與定位十分的清晰,這也有助于Shopee在東亞地區的運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Shopee也因此十分重視本地化的運營。
騰訊對Sea的管理,顯然比阿里對Lazada聰明多了。Lazada發展到現在,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文化溝通、運營決策等等方面,Lazada犯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錯誤。
Shopee的現任ceo馮陟旻,15歲留學新加坡,原本在Lazada任職高管,后來到Shopee任職。他對Lazada的模式與架構、對中國電商的打法、對東南亞的本土化,都有著獨到的見解。在馮陟旻的帶領下,Shopee現在的成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蝦皮shopee賣家工具:www.quxiapi.com)
3
在7月23日,Shopee還舉行了跨境商家復蘇激勵大會,而且,還公布了下半年旺季的沖頂計劃,沖頂計劃:高達800萬人民幣激勵金,直播帶貨、關鍵字廣告、首頁活動曝光位等萬元營運福利。
除最新公布的“沖頂計劃”外,Shopee還現場揭秘了2020下半年最新大促日歷、疫情后首輪紅利熱銷品類及流量營銷全新玩法,Shopee官方也對外宣稱,Shopee跨境賣家已實現全面復蘇。
其實,無論是Shopee還是Lazada,從推出到現在,這兩個平臺都策劃了許多的活動,而每次活動,都讓平臺本身的銷售額直線增長,頻繁的活動,能讓平臺獲得更多的曝光和流量,無論對平臺還是賣家來說,這都是雙贏的。
從流量來看,Shopee確實已經短時間內反超了Lazada,但從未來的角度去看,Lazada會不會再度發力,超越Shopee,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因為在東南亞,想要真正深耕電商生態,獲取不可動搖的頭部電商位置,大家都還有機會。
不過,商業競爭終究是殘酷的,不僅要打好自己的牌,還要猜別人的牌,游戲到最后,賭注自動提高,資金、人才、技術、組織管控、商業戰略,一項不到位,行業的皇冠就定將不屬于你。
(來源:Shopee知識局)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中國運送泰國物流國外的跨境電商跨境物流服務商南關物流廣東國際速遞海外倉 sku廣州寄到馬來西亞快遞馬來西亞物流海運收費國際航空貨運物流可以用一件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