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費上漲,帶來的不只是物流渠道的大地震,對跨境電商賣家的運營模式也是一種顛覆。
盡管,中郵日前宣布美國路向附加費下調15-20元/千克,但賣家再也回不去那個“1+1”的時代了。
支撐1+1 模式的前提是運費控制在1美金以內,但現(xiàn)在無論是中郵系的產(chǎn)品也好,或是其他任何物流渠道,都不可能再有中美線路能夠控制在1美金以內了,能夠控制在3美金的賣家都是少之又少。從跨境電商賣家結構來看,占數(shù)量最多的中小賣家,大多以輕小產(chǎn)品直發(fā)小包為主,這類產(chǎn)品在海外市場打的就是低價策略,而物流價格的上漲,勢必打破這樣的格局。
價格優(yōu)勢不再,中國賣家如何對標海外賣家?走低價輕小包路線的賣家是會出局?還是快速轉型?
低價、輕小件貨賣家是出局還是轉型?
運去哪跨境電商部高級經(jīng)理Will表示,跨境賣家永遠都是趨利避害的選擇,物流費用的上漲對于中小型賣家來說,是在其原本就不豐厚的利潤中再增加額外的物流支出,賣家的資金壓力會增加不少。所以客單價較高的貨物優(yōu)勢就會有所體現(xiàn),畢竟高貨值所帶來的利潤相對也是較高的,相應賣家對于物流價格的接受度也會高一些。所以在此情況之下,賣家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首先肯定會在物流產(chǎn)品的選擇上做更多的調整:比如說原本走郵政小包渠道的賣家,可能采用海外倉一件代發(fā)的備貨模式,或者是頭程轉海運等;或是,相當一部分賣家會在產(chǎn)品的開發(fā)層面,做出較大的變動,比如說放棄一些低價的輕小件的SKU的產(chǎn)品,或者是更注重對于高客單價產(chǎn)品的開發(fā),以求提升產(chǎn)品利潤;甚至是,在目標市場的布局側重上,會均衡配置。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們倡導“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思維,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跨境電商賣家而言,整體將目標市場轉移到歐洲或者其他市場,確實存在一定難度、或是無法割舍的。要知道在整個歐美跨境電商市場中,美國市場的跨境電商份額相當于整個歐洲各國加起來的總和,更不要提東南亞、中東、南美這些新興市場——即便其發(fā)展?jié)摿艽螅钱斍捌滟徺I力還是遠遠遜于歐洲和美國,所以即便美國市場困難重重,但更多的賣家還是會去根據(jù)市場的變化,主動的去調整自己的運營,去適應美國市場而非放棄。
2020年旺季,賣家要如何應對?
其實對于跨境電商賣家而言,往年的7月份旺季的備貨基本都已經(jīng)飄在海上了,即便是今年Prime Day的開啟時間推遲,但當前,對于Prime Day甚至于接下來旺季爆款主推產(chǎn)品的測品也已基本完成,若在短時間內進行較大的產(chǎn)品策略調整,對于賣家來說可能并不現(xiàn)實。所以賣家更多要做的可能是在產(chǎn)品的貨量,以及物流渠道的選擇和搭配上做更多的調整。
“2020年是個見證歷史的年份,從現(xiàn)在的情況預判,接下來的一兩個月跨境物流的問題基本不會得到緩解,賣家更多的要做的是基于自己現(xiàn)在的運營模式,去做一些的產(chǎn)品的調整,首先要在整個供應鏈前段,多用心,包括產(chǎn)品的選擇,以及供應鏈的選擇,貨比三家,來保持利潤率;如果賣家有充分的資金作為基礎支持,建議賣家可以單次增加發(fā)貨的數(shù)量,因為貨量也是決定物流價格的一個較大的因素,貨量越大,平攤的物流成本月小,當然資金壓力也會更大。”Will講道。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陳妙連以自己的接觸的客戶為例講道,即便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如此,但其實賺錢的賣家還大有人在,尤其是一些有實力、有經(jīng)驗的大賣家,該怎么賺錢還怎么賺錢,該怎么出單還是怎么出單。所以建議中小賣家的或者是小微型的賣家,不要因為市場的一些變化,而在運營策略上變動畏首畏的。該投廣告還是要接著投,該上的鏈接也要正常上。
除了上述建議外,賣家還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個點
1、關注貿(mào)易國、平臺以及物流市場的政策變化,及時作出調整;
2、選擇靠譜、穩(wěn)定的物流服務商,在價格和穩(wěn)定、安全選擇方面做平衡;
3、關注目標的海外倉倉庫,是否能收貨?倉庫上架時效?倉庫出庫是否可以派送?派送時效是多少?
4、關注FBA的收貨時效,關注物流的追蹤信息;
5、寒冬未過,現(xiàn)金為王。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yōu)質資源

標簽:海運到墨西哥海運越南有什么快遞高迅國際物流國貨 跨境電商可以寄國際快遞巴基斯坦國際物流 巴基斯坦物流國內國際快運空運海運空運tk跨境電商平臺怎么發(fā)貨快遞可以寄泰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