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沖擊,第127屆廣交會于6月15日線上舉辦。為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全力支持本屆網上廣交會,廣州海關推出了八大服務措施。
線上廣交會開啟首日,廣州海關綜合業務處副處長鄧貴波和廣州會展中心海關副關長徐越分別就廣州海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和助力展覽品便捷通關的相關政策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鄧貴波:解讀廣州海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
第一方面,為全面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2019年以來,海關總署、廣州海關陸續推出77項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政策措施。
在提升通關效率方面,廣州海關大力推進提前申報,企業可在貨物運抵監管場所前向海關申報,貨物在運往監管場所后,系統審核通過即可放行,大幅提升了物流運轉效率。
同時廣州海關推進“兩步申報”和“兩段準入”改革,實現進口貨物快速提離,縮減申報準備、口岸檢驗檢疫和海關通關時間。此外,廣州海關在全國業務現場推進報關單日清機制,對單申報具備放行條件的貨物,單日完成放行手續,建立查驗綠色通道,對生鮮、應急特殊等產品,做到無特殊情況,貨物隨到檢查,當天放行。
針對目前具體的海關通關效率,鄧貴波說道,2020年4月,廣州海關進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26.83小時,較2017年壓縮了67.7%。出口整體通關時間2.91小時,較2017年壓縮74.17%。
第二方面,在簡化單證辦理方面,廣州海關進一步簡化口岸驗核、證件和隨附單證的類別,取消了企業隨繳相關事項辦理證明81種,嚴格落實總署的部署,在進口申報環節免于提交合同專項單,出口申報環節,免于提交合同等商業單證。此外,將進出口環節監管的證件,由以前的86種壓縮到46種。
同時,推進原產地證書自主打印,目前通過線上辦理原產地證書,自主打印的比例達到了60.28%。
2020年,廣州海關在原產地證書簽發方面的情況如何?
今年前4個月,廣州海關共簽發各類出口貨物原產地證書8.11萬份,簽證貨值達32.49億美元,可為企業獲得9.3億元人民幣的境外關稅優惠。
第三方面,在優化工作流程方面,廣州海關加快稅收征管方式改革,提高先征后稅模式比例,大力推廣關稅,保證保險匯總征稅自報自繳,對稅收征管新模式。
1月-4月,廣州海關自報自繳率達到85.9%,新一代電子支付比例達到97.7%,匯總征稅報關單比例達到27.3%,共有373家企業參與,總保險金額約為68.84億元。
與此同時,廣州海關還推廣應用預裁定制度,幫助企業在通關前解決歸類、原產地等疑難問題。廣州海關優化檢驗監管流程,推進第三方檢驗結果采信工作,企業可憑第三方檢驗結果在口岸快速通關。
第四方面,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廣州海關落實新一類的降稅政策,全面為外貿企業減負疏困。據鄧貴波介紹,1月-4月,共減征稅款約20.39億元,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1月-4月偽查驗沒有問題的企業,免除其吊裝、移位,倉儲費用3353萬元,匯集企業共有4491家。
第五方面,在提升信息化水平方面,廣州海關努力提升海關與港口企業的信息交互水平,快速銜接通關和物流操作,提高進口貨物的提利速度,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應用率。目前廣州海關的主要應用業務貨物申報、艙單申報、運輸工具申報,三個方面單一窗口的應用率都達到了100%。
推進政務服務網上辦理,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現階段,廣州海關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完善:
一是通過海關行政審批網上辦理平臺,或“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辦理12項行政審批事項。
二是通過“互聯網+海關”關區特色政務服務廣州平臺,可辦理企業登記,注冊無紙化,查驗交付科研設備共享簡易程序申請,統計原始資料查詢等17項特色政府服務事項。
三是通過微信城市服務可完成商品的通關狀態查詢、商品稅費的信息查詢等6項個人政務服務事項。
今年以來,廣州海關網上受理行政審批事項近3000余件,粵省事APP、微信“城市服務”辦理政務這些所謂的網絡平臺,海關政府事項共訪問25.88萬人次。其中廣州海關駐廣州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共辦理政府事項約3萬余件,其中網辦事項占比達到99%,評價滿意率達到100%。
疫情下,外貿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廣州海關在幫助企業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在海關總署的統一領導下,廣州海關從做好六位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高度,在穩企業拓市場、新業態、抓政策等4個方面下功夫,相繼研究出臺了201項措施,多措并舉,暢通國際供應鏈,千方百計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全力以赴促進廣東外貿回穩向好。
廣州海關持續關注企業困難,積極落實滯納金減免有關措施,為企業提供延期繳稅的有關支持。
廣州海關共對8家企業近3000萬元稅款,預計累計減免滯納金104.89萬元。同時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廣州海關積極推行暫免加工貿易企業貨物內銷緩稅利息的政策,支持加工貿易企業出口轉內銷,疏解企業當前的困難,全力促進外貿穩增長。
自4月15日暫免政策實施以來,廣州海關共為關區121家企業辦理了加工貿易、貨物內銷,為企業減免緩稅利息約34.31萬元,這指的是利息。
鄧貴波表示,該政策的效應正在逐步的擴大影響。1月-4月,廣州海關關區進出口貨物總值達到了3617.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目前呈現出逆勢增長的態勢。
信息化是便利企業提升通關效率最有效的手段,除了政務服務網上辦理以外,廣州海關還采取了哪些舉措?
近年來,廣州海關在全國率先打造智慧海關新模式,聚焦識貨監管,充分運用AI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等前沿技術,推進便捷通關立體監管改革,推進24小時全天候智能通關,開發查驗輔助機器人,提前開展查驗前準備工作的基礎數據采集和識別分析。
現在,南沙港區二期碼頭的海關查驗量由原來每天12小時的300個集裝箱貨柜提升到500個柜。通過運用AI技術,結合CT機智能審圖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識別,對于高風險的郵件提示,現場官員會快速實施攔截;低風險的郵件可以自動放行。自試點應用以來,99.5%的低風險郵件實現了快速的分解驗發。日均處理量從150萬件提高到了200萬件。
另外,廣州海關推行智慧城鎮模式,對各國的衛生證書、收益官簽字等信息進行自動采集、智能比對和異常趨勢,為現場審證提供延伸的參考,充分提高了證書審核的效率和準確率。
以進口肉類衛生證書為例,現場審核時間從以前的10~30分鐘縮短到現在的2~3分鐘。這意味著通過提升信息化水平,實現海關通關時空的前推后移,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有效的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讓企業享受海關改革的紅利。這些措施一直是廣州海關工作的方向,也是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硬實力體現。
徐越:解讀海關助力展覽品便捷通關的相關政策
海關目前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暫時進出境貨物管理辦法,對進出境展覽品實施監管,結合國際通行做法和國內實際,中國海關給予展覽品通關很多便利,比如展覽會的主辦方和參展商,向海關提交展覽會證明材料和展覽品清單,辦理展覽品通關手續,一般情況下都可以享受免稅、免證等優惠。
目前進出境展覽品的主要通關方式:報關單和ATA單證冊
簡單來說展覽品進出境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報關單,另外一種是通過ATA單證冊。
什么是ATA單證冊呢?ATA單證冊相當于展覽品的貨物通關護照,由于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關稅政策、貿易管制等方面都存在差異。為了促進會展業的發展,統一簡化各個國家對展覽品的進口程序,世界海關組織制定了《關于貨物暫準進口的ATA單證冊海關公約》,中國于1993年加入該公約,并于1998年1月起開始實施ATA單證冊制度。目前全世界共有78個國家及地區實施ATA單證冊制度,國際商會對ATA單證冊的展覽品提供擔保,憑ATA單證冊,展覽品可以在締約國海關享受免稅免證和免予填寫國內報關文件等通關便利。
按照現有的政策,進出境的展覽品應當在6個月內復運出境或者進境,特殊情況下可申請延期,來中國參展的展覽品,按要求提交許可證件和征稅后,可以辦理一般貿易進口手續。
廣州海關在助力展覽品便捷通關方面都做了哪些舉措?
廣州海關和廣交會的淵源可謂深遠,從第一屆廣交會開始,廣州海關就在廣交會現場設置咨詢臺,接受外商對通關問題的咨詢,并在展館內開設了出境游包現場驗和服務。
從第101屆開設進口展以來,每一屆廣交會都會派出工作組就會監管,伴隨著會展經濟的騰飛發展,廣州海關服務會展業的機構設置也在不斷變化,從過去的一個展覽科到2016年在全國率先啟動廣州海關駐會展中心辦事處機構,2019年升為廣州會展中心海關,并正式入駐廣交會展館辦公,提供門到門的近距離現場服務。
廣州海關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優化海關監管模式,全力支持廣交會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比如說廣州海關依托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主研發“互聯網+會展”信息化系統,打造涵蓋會展確認、展會通關、展中監管、展后核銷和留購等事項的一站式、全天候辦理窗口,率先實現展覽品的全程無紙化信息化通關。企業可以隨時隨地在線辦理海關業務,實施機構改革后,進一步升級壓縮通關環節,實現會展監管一次申報一單通關,讓企業享受到更多便利。
另外,廣州海關還搭建了展品從進境口岸到展臺的綠色快速通道,入境的展品在口岸完成前置作業,獲得安全準入后直接運到展館,由廣州海關在展館現場完成查驗和合格評定等后置作業就可以順利參展了。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海關提供的智慧監管服務,對展品免于繳納保證金,這個措施實實在在地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可以說是零負擔辦展。
解讀廣州海關推出的八項措施
在本屆廣交會上,廣州海關對政策咨詢和技術服務進行整合,對線上線下的監管手段進行了融合,積極采取措施配合辦好線上廣交會。
首先,為全力支持廣交會網上舉辦,廣州廣交會推出了八項措施,這些措施是適應線上廣交會的需求而定制的。比如廣州海關為探索并嘗試拓展線上廣交會展覽品的時空,對線上廣交會參展商和采購商為成交磋商而產生的樣品或樣本,包括在線上廣交會結束后進出境的,視同本屆廣交會的展覽品,按規定享受展覽品進出境的優惠措施和政策。結合廣交會對參展企業的資質審核研究,利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關信用管理信息化系統,提供企業信用評價支持,幫助參展商和采購商了解交易企業的信用信息,幫助提高訂單撮合的成功率。
其次,是對專業技術服務進行優化,搭建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在線服務平臺,采用線上申請線下郵遞方式,為企業提供出口產品的技術問題咨詢、認證、測試、檢驗檢疫、驗貨、鑒定能力驗證等技術服務,幫助出口企業應對技術貿易壁壘,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比如視頻直播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廣州海關總結歷年來在廣交會設立現場服務咨詢臺的經驗,首次將實體展會的咨詢臺搬到網上,設立廣交會海關之窗。海關之窗外接廣交會的官網,內聯廣州海關12360熱線,在線提供咨詢服務,加強融媒體宣傳力度,開設海關直播間,通過動漫視頻、海關業務專家在線直播等方式進行政策宣講,結合往屆廣交會常見問題,由專家團隊來把脈會診,答疑解惑,幫助企業學好用好政策,化解經營風險。
此外,廣州海關還想方設法為參展商“減負”,化解疫情帶來的影響,對廣交會線上舉辦公告發布前,為已經發貨的52家企業,約4.2萬件展品設立綠色通道,一對一在線辦理海關業務,壓縮展覽品通關時間,引導已經入境的展品存放到展館方的倉庫,協調參展商與展館方溝通減免倉儲保管費。
最后,廣州海關還主動收集企業的延期意愿,直營企業辦理延期手續,根據物流需求指引滯留在香港的展覽品。
相比之實體展會的服務模式,這次廣州海關提供的服務措施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相比實體展會的駐會監管服務模式,這一次廣州海關提供的服務措施更具有特色。概括為以下幾點:
1.咨詢形式更加優化,設立了線上咨詢臺、廣交會、海關之窗;
2.展品的監管更加創新,賦予廣交會展覽品新的內涵,拓寬展覽品監管的時空概念;
3.知識產權邊境保護更加到位,充分運用多媒體推薦知識產權保護的政策法規,引導幫助企業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4.內容板塊就更加完善,提供跨境電商政策解讀的支持,對參與廣交會的跨境電商平臺提供更多的幫扶。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跨境韓國物流寄東西到越南的物流美國華中快遞國際包裹海外跨境電商有哪些平臺跨境電商詐騙平臺馬來西亞到上海運費馬來西亞貨運發貨泰國到中國運費深圳馬來西亞空運東莞到越南河內物流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