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下半年至今,隨著歐洲稅務市場的不斷規范,雙清包稅在歐洲頻繁受挫,但仍有部分賣家和貨代為了節省成本、少繳稅鋌而走險,用自身驗證什么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此基礎上,若有一票貨物出現問題,整個貨柜都有被扣關的風險。
有果必有因,既然會出現貨物被扣,那被扣的原因有哪些呢?
產品申報
1、申報貨值過低雙清包稅就是為了避稅而產生的,所以操作原理肯定避不開低申報這個環節。低申報在任何一個關口都存在,所以這個風險來源于貨代對于貨物結構的把控。如果貨物本身都是價值相對較低的產品,那低申報的風險就比較小;但是如果里面夾帶了高價值貨物,又試圖通過瞞報、虛報的方式清關,那整票貨物就有被扣的風險。
更不要說申報價值低得離譜的了。所謂的申報價值應該要包含運費的CIF價格,而有的貨代申報的價值比頭程運費還低,這無疑就是在跟海關說我的產品價格為負。
2、產品申報品名、數量不符瞞報與漏報也是目前市場上很多貨代降低成本的手段之一。當某些產品本身申報價值已經很低,但是數量又非常多的時候,無疑就只能通過修改數量來降低整批貨物的申報價值;或者直接忽略、瞞報某些高價值的產品品名;又或者來一出“貍貓換太子”,在產品的品名上做文章,比如將鞋子申報品名寫成衣服等。
產品本身原因
1、產品涉及到反傾銷、產品證書不全、產品無法通過海關質量檢測等,這部分在以后將越來越嚴格。
2、貨物為禁止入境商品,如英國禁止奶類、肉類產品入境。當禁止入境的商品到達目的國海關后,會被海關扣押或直接退回。
3、貨物為名牌產品,受知識產權保護。在銷售這類產品時,必須有品牌的授權,當這些產品入境后,海關會要求提供品牌授權書,如果沒有,就很可能被扣。
分析原因后,我們再來看看,為什么明知道雙清包稅是個“坑”,但還是有賣家和貨代義無反顧地往里跳。
整個歐洲跨境電商環境導致
大部分賣家沒有按照正常的稅務成本去定價,因為按照正常流程去納稅就失去了價格優勢,所以只能選擇雙清包稅渠道來降低成本。正是因為賣家有這樣的需求存在,才導致雙清包稅一直在整個歐洲跨境物流中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
整個歐洲跨境物流環境導致
其實大部分物流服務商還是愿意選擇正規清關進口的方式,因為正規清關對服務商來講,風險也小了很多。但是一旦放棄了雙清包稅渠道或者提高申報價值后,往往會發生沒有客戶、定的倉位集不滿貨的情況,最終只能在雙清包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做的越多,承擔的風險越大,就像抱著個定時炸彈,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就爆炸了。
賣家僥幸心理作祟
近兩年來,亞馬遜、ebay等電商平臺已經多次唿吁賣家們合規報稅經營,但實質性的成果依然差強人意。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賣家的僥幸心理在作祟,認為只有收到平臺的通知郵件才需要注冊上傳VAT號,沒有收到的就不需要,然后抱著這樣的心理,繼續依靠走雙清包稅渠道進行低價競爭。
盡管如此,當目的國海關政策收緊,歐洲稅務合規化成為大勢所趨,也就意味著對往日五花八門的雙清包稅市場的一次大洗牌。短期內很多公司會面臨重新調整和布局渠道的問題,但長遠來說未必不是對貨代行業潛在風險的一個適度規避。
當賴以為生的包稅渠道走不通了,貨代又該何去何從?未雨綢繆,才不會自亂陣腳:
1、對于貨代而言,首先拼渠道、拼時效、拼產品、拼質量,最后才是對比價格。價格之所以在最后,主要是因為對目前的市場來說,渠道的穩定性、時效的保障、產品的質量等因素的重要性遠遠大于價格。
2、為賣家提供整個供應鏈上的增值服務,如提供VAT注冊服務、合理合法地稅務解決方案等。稅務永遠是跨境出口離不開的點,只有合理合法的解決掉稅務問題,貿易才能正常進行。
3、慢慢減少雙清包稅的業務,并且慢慢引導現有客戶用自己的稅號清關,如客戶暫時無法申請到稅號(除英國以外的稅號比較難申請),那么可以通過B2B2C(跟雙清包稅不同,這是代理進口模式)的模式去運作,前提要滿足歐洲海關的申報要求。
文章來源:
https://www.ikjzd.com/articles/110510
來源:跨境知道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巴基斯坦陸運清關邦泰國際物流寄寄快遞到馬來西亞越南門到門物流temu 海外倉陳江河海外倉發貨印尼國際貨代業務凡士達國際物流跨境電商海外倉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