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首語:
《尋路2022》年度系列報道,希望從人、貨、場的角度,回看2021年,預判2022年,與圈內圈外朋友一起,梳理行業全貌,直面行業問題,關注從業者境遇,共同探路2022與未來,尋找確定性。
出品:
作者:晟遠、芭樂
編輯:Wum
讓賣家們心情大起大落的2021年,還有八天就將謝幕。
但自從11月25日南非發現首例奧密克戎毒株以來,第四波新冠疫情愈演愈烈。即將到來的2022年,有可能 “疫”外不斷,讓跨境電商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
據世衛組織通報,截至歐洲中部時間21日14時,全球已有106個國家和地區出現新冠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毒株。日本封國,歐美病患激增,美國7天日均新增病例可能將打破2021年1月份的歷史最高記錄。
這兩年,全球新冠疫情反反復復,“疫年又疫年”的來襲,將跨境電商帶到聚光燈下,也制造了全球供應鏈的大混亂。期間,跨境電商有時起,有時落。病菌這只影響了整個人類發展史的手,究竟如何深刻地影響了跨境電商?這一輪新疫情的來襲,對跨境電商來說是新機會,還是新危機?
「」年度策劃《尋路2022》與您一起探究。
01
又是在冬季
新毒株在海外肆虐之際,也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了巨大的輸入型壓力。
2021年12月6日紹興上虞區出現首例病例以來,紹興、寧波、杭州三地先后啟動緊急響應。三地的工廠大量停產停工。歷經半個多月的嚴格管控,目前浙江已經有序解封復工復產,寧波舟山港已恢復作業。天津、廣州等地則相繼發現奧密克戎病毒。同時,12月23日,西安市宣布,從當日零時起,全市小區(村)、單位實行封閉式管理。
回家過年,還是就地過年?對“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有著集體認同的國人,又要再次面臨抉擇。
兩年前,同樣在冬季,2019年12月8日,官方通報的首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發病。2020年1月23日,為了控制疫情,武漢這座1200多萬人口的城市開始封城。我國大量工廠也陷入停產停工狀態,跨境電商們愁的不是在哪里過年,而是陷入“斷貨”危機后,無心過年。

▲圖源:電影《中國醫生》宣傳海報
“工廠停工?我的貨怎么辦!”
“疫情什么時候能結束?貨拿不到手,物流也變慢了?!?/p>
有亞馬遜FBA賣家David向「」回憶,當時自己眼看FBA的庫存要見底了,沒地方補貨,只能提價降低銷量踩剎車。而很多做自發貨的賣家,愁的則是發不出去貨。彼時,多個國家全面停止或減少到中國的航班,小包快遞因為航班減少而成本大漲。
貨源中斷,物流問題初現,中小賣家這一時期著實難熬。受到影響比較小的,可能就是在海外倉擁有較多備貨的大賣家了。海外倉也因此“疫”大放異彩,在跨境電商產業鏈中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根據海關統計,2020年1-2月份,以人民幣計,中國出口分別下降15.9%。我國跨境電商行業一度陷入至暗時刻。
“二月沒貨,三月訂單腰斬”,2020年的第一季度,整個外貿行業倍感煎熬。
但當年3月,海外疫情的全面爆發,卻讓跨境電商這個原本低調小眾的行業走向C位。
02
跨境電商迎來結構性拐點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冠疫情“從特征上可稱為大流行。意大利、西班牙、美國等我國重要外貿出口目的地相續成為“疫中”。
當年3月底,美國開始推出巨額經濟刺激計劃,對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家庭開啟了多輪補貼,使得美國消費者購買力大幅提升(當然也為其后美國供應鏈招工難埋下禍根,此為后話)但手握大量美鈔的美國消費者,發現線下零售業因為疫情,已經大量倒閉或歇業,只能轉向線上購物。
與此同時,中國已經開始逐步恢復社會和經濟秩序。2020年4月8日,歷經76天的眾志成城,武漢終于解封,我國各個產業帶的產能逐步復工復產,國內物流也恢復正常秩序。
“我為湖北胖三斤”、“李佳琦直播,4000萬湖北貨秒光!”,就在國人用一場場電商直播,瘋狂消費湖北貨,來興奮慶祝戰“疫”勝利的時候,跨境電商行業也開足馬力,迅猛爆單。

此輪海外疫情的爆發,事后來看,對跨境電商來說帶來了三大巨大的變化:
海外供應鏈陷入混亂和中止,中國成為全球供應最重要來源地;
海外線下零售關店和裁員潮來臨,大量民眾被動養成網上消費習慣,全球電商滲透率大幅提升。據了解,美國2020年第二季度電子商務增長了44.5%,近二十年來增長最快,使電子商務在零售總額中的份額提高到了16.1%,高于高于去年同期的10.8%。;
原本外貿中掌握支配權的海外采購商、渠道商,因為下游線下零售業的蕭條,大量放棄外貿訂單,加速了外貿去中間化進程。
供需兩端的巨大變化,讓有貨有渠道的中國跨境電商行業進入了爆發期。2020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9.7萬億,其中跨境電商B2C交易占比22.7%,達到2.2萬億,占全年中國出口總額17.93萬億的12.26%。而在2014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B2C規模僅為5400億元,才僅為當年中國出口總額的4%多。
在國內各大行業普遍內卷的情況下,趕上了時代紅利的跨境電商,無疑成為了全國最靚的仔,笑納深圳灣一號。
03
亞馬遜封店潮的背后
但時間到了2021年4月底5月初,跨境電商行業大河水漲小河滿的情況開始變化。亞馬遜啟動“清算日”當然是最容易被關注到的因素,但我們更想從疫情變化的角度帶來一些思考。
2021年1月21日,拜登在國會山宣誓就職,正式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剛一上任,就開始施行百日抗疫計劃,從3月到5月,美國疫情出現緩和跡象。從世界衛生組織繪制的每周疫情曲線圖可以看到,全球疫情也在5月初達到570萬例最高點后,開始不斷下降。
但隨著疫情的緩解,拜登政府卻尷尬地發現,原本預測5月份會有100萬美國人會重返工作崗位,但實際上僅有26萬人。大量美國人選擇繼續領取救濟金,而不是去上班。之前美國政府撒幣救災的弊端此時被大量抨擊。因此,從2021年3月最后一筆1.9萬億美元救助計劃實施后,撒幣行動就再無下文。
也就是說,從今年5月開始,一方面是美國停止撒幣,其原本補助帶來的消費力在萎縮,一方面是其疫情穩定后,全球線下零售業在恢復,與電商開始爭奪消費者錢包,導致原本井噴的線上消費力開始收縮,需求面在悄然翻轉。

▲圖源:Marketplace Pulse
“每年電子商務都會變得更大一些,而大流行使它在一段事件內變得更大。但隨著事情開始平靜下來,電子商務又回到了十多年來的趨勢線。”Marketplace Pulse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疫情催生的美國電子商務增長紅利正在回歸常態。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電子商務在2021年第三季度僅占零售總支出的12.4%(注意,2020年Q2美國電商滲透率達16.1%)。即便沒有發生大流行,按照過去五年美國電子商務的增長速度,這個數據可能更高,為12.6%。
04
告別野蠻生長
海外尤其是美國的需求基本面在變化,但從2020年4月開始,中國賣家們已經掛上檔,把油門踩到底了。
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跨境電商行業像一塊磁力無限的磁鐵,吸引了大量的賣家、資本和上下游企業競相來投。期間,2020年9月出現的德爾塔病毒,帶來全球第三波疫情,再次重創海外供應鏈,大量海外訂單進一步轉向中國。
因此,鋪貨型賣家更加篤定狂熱備貨,懷揣暴富夢想的新賣家從各處涌入,希望用低價打開局面,資本在要求增長,簽了對賭協議的企業在瘋狂擴張?!按蠹叶汲两诳爝M快出賺大錢的氣氛里?!庇欣腺u家回憶。
與此同時,其實跨境電商的成本卻在急速提升。從采購、物流、用人到合規、匯率,整個跨境出口鏈條上的每個環節,費用都在劇增。
僅以海運為例,一位資深物流人士對「」感慨,物流最重要的時效、價格和安全性,疫情以來全部破防。2020年海運價格同比上漲了5倍,2021年又至少比2020年再增加了一倍。(參看《2022年跨境電商,路在何方?》)
當疫情帶來的短期井噴紅利結束,跨境電商回歸增長常態后,原本希望大賺一筆的中國賣家們卻成為了美國抗通脹主力,成了“跨境慈善家”。
“其實從2017年以來,亞馬遜賣家就一直在激增,已經過了紅利期了。疫情帶來了新的一輪紅利,但也吸引來了更多的賣家,一旦海外消費力收縮,必然導致一系列連鎖反應?!备V菽澄淮筚u說道。
今年5月份,「」與一位投資人交流時,其判斷盲目進入亞馬遜的新賣家很可能在今年9月被收割完畢,不幸一語成讖。
有幸的是,疫情帶給跨境電商的不僅僅是短期紅利,不是這一兩年的繁華與喧囂,而更多的是預期。
05
最大的改變是預期
對的,預期。
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是什么?智慧,還是使用工具?

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2012年出版,并風靡世界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被廣泛認可,即“人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在與人能夠想象出虛構的概念、描述虛擬故事,這能讓成千上萬的人進行合作,于是創造了無數的奇跡,同時也帶來無窮的災難?!边@種共同想象其實就是一種集體預期。
首先,疫情改變了人們對疫情的預期。一開始,中國以外的國家、地區,認為新冠疫情是中國的事,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甚至污名化我國,美國甚至還想趁機吸引制造業回流美國。
當疫情蔓延到全球尤其是歐美國家的時候,大家開始用非典來類比新冠,覺得隨著夏季的到來,新冠疫情就會自動消散,這只是一場短期疫情。
當第三波德爾塔病毒來襲之時,讓全球普遍意識到新冠不是短期公共衛生事件,疫苗被寄予厚望。當最近第四波奧密克戎病毒登場后,在當下各國治理能力和理念差異極大的情況下,全球的變異病毒不斷出現,疫苗也不是萬能藥,人類終于將這場疫情認定為百年未有之全球公共衛生危機,要做好長期共同斗爭的準備。
也因為,對疫情的預期的四次大改變,直接改變了全球對電商的預期。從海外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疫情爆發前,歐美由于線下零售業發達,電商滲透率不高。很多歐美消費者只是把亞馬遜等電商當作線上超市,把很多獨立站作為非標品的特色小店。東南亞等地則是在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直接進入了移動電商時代。
2020年3月份,疫情肆虐全球后,由于各國進行防疫管控,線下零售業大面積凍結,各地醫療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緊缺,很多消費者平生第一次被動開始接觸和接受電商,帶來全球電商滲透率的大爆發。
到如今,疫情的反反復復,線下零售的恢復,已經讓電商逐步變成全球范圍內必備的生活基礎設施。中國和歐美的電商模式和消費文化開始相互參照和學習,國內隱私保護和合規在強化,DTC概念開始興起,海外開始效法中國成熟的移動端電商經驗,直播、興趣電商等都在崛起。
同樣,跨境電商從業者的預期也在疫情的沖擊下不斷改變。
2020年前
跨境電商對從業者而言,只是一個悶聲大發財的封閉性的行業。
2020年第一季度后
跨境電商成為了人們眼中的暴富捷徑,整個賽道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都被加寬加高。
2021年5月后
跨境電商從業者,也要調整預期,回歸行業本質,在這個已然變得龐大的產業鏈里尋找和穩固自身的位置。
2022年,疫情可能還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全球供應鏈可能將進一步脆弱和高成本,全球經濟大概率也是不甚景氣,但唯一確定的就是,電商已經是全球的必備基礎設施了。想想,2003年非典之后,起飛的國內電商。加油,跨境電商人。今天是平安夜,祝各位朋友和老鐵們平安吉祥:)
本文已被這些標簽收錄:疫情
跨境電商
編輯:
來源:喜運達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從中國寄東西到越南國際小包平郵價格上海到斯里蘭卡海運費廣義的國際物流是寧波到特馬海運發貨到印度跨境電商物品亞邦物流東南亞海外倉公司物流物流馬來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