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節復工后的跨境物流市場可謂變化不斷——歐洲線現歷史級價格倒掛,美國關稅博弈再掀波瀾,3月市場或將迎來關鍵轉折點。這一系列波動對跨境賣家而言,無疑又是一次充滿挑戰的機遇。
受歐洲經濟疲弱以及新海運聯盟殺價搶貨影響,歐洲線運價暴跌,甚至出現現貨價低于合約價的“倒掛”現象。不過,主要航運公司已計劃在 3 月份提高運費,試圖穩住價格。
價格倒掛奇觀:現貨價(2500美元/40HQ)跌破合約價(2500-3200美元),船公司集體"自救"啟動
3月漲價預警:四大船司集體喊漲至4000+美元,最高漲幅達60%。
貨主簽約策略:長約比例銳減,靈活短約成主流(季約/半年約占比提升27%)
紅海危機持續時長(每延長1個月運價或上浮15%)
俄烏停火談判進展(重建需求=運費新支點)
中國電動車自建船隊(已有3家頭部企業布局汽車滾裝船)
? 3月出貨建議:中小賣家優先選擇現貨市場,大客戶可談判階梯式合約
? 風險對沖方案:歐向貨物實施"雙港口備貨"(鹿特丹+漢堡分倉)
? 緊急情況備案:提前鎖定中歐班列艙位(現時效穩定在18-22天)
除了歐洲線,跨太平洋航線也受到了關稅博弈的沖擊。美國近期雖撤回對部分貿易伙伴的互惠關稅威脅,但要求聯邦機構在4月1日前制定針對“關稅壁壘國家”的全面征稅計劃。
這一政策窗口期令市場神經緊繃。受此影響,部分美國進口商已提前從中國、墨西哥等潛在目標國轉移采購訂單,導致跨太平洋航線貨量波動。
丨亞洲-北美運費價格 | 2025 年第 2 周
同時,中國已于2月10日對原產于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等商品加征15%關稅,原油及大排量汽車等加征10%關稅,作為對美方單邊主義的反制措施。
雙方關稅博弈進一步推高了貿易成本的不確定性。最新航運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亞洲至美西航線40英尺集裝箱運價周跌3%至4,763美元,美東航線跌4%至6,398美元。
盡管當前正值春節后傳統淡季,亞洲工廠陸續復工,但運費走勢已脫離常規季節性規律。船公司正通過增加空白航班(取消航次)及宣布 3 月 1 日起實施約 1,000 美元 / FEU 的普遍費率上調(GRI),試圖扭轉頹勢。不過,業內人士對這一策略在亞歐線能否奏效存疑。
跨境賣家應對策略當前海運市場處于“政策市”與“周期市”疊加期,有三大變量左右著2025海運市場走向,包括:關稅政策落地節奏、紅海航線穩定性以及船公司運力調控。
面對復雜多變的海運市場,跨境賣家需要采取以下策略來保障貨物運輸順暢、降低物流成本:
跨境賣家需要密切關注海運市場的動態變化,包括運價走勢、關稅政策、船公司運力調整等信息。以便及時調整物流策略。
根據貨物特點和運輸需求,靈活選擇適合的物流方式。可以考慮多種物流方式組合使用,以降低物流成本。
加強供應鏈管理,提高供應鏈的靈活性和抗風險能力。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貨物的穩定供應。
合理控制庫存水平,避免庫存積壓或短缺帶來的成本增加。同時,根據市場需求和銷售預測,制定合理的庫存計劃。
來源:運無界跨境物流聚合平臺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各種平臺優質資源
標簽:跨境電商是那個平臺出口物流跨境電商國際包裹郵遞發芬蘭海運越南進口陸運到越南空運物流從中國郵寄到菲律賓歐洲小包專線fba跨境電商物流北京到泰國物流
關注公眾號
快速獲取
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加入賣家交流群
快速對接
各種平臺優質資源